那天無意間看到踏輕鍋物的介紹,特別是這道蝦黃厚薑母鴨,光是名字就讓我瞬間動心。薑母鴨本來就是冬天的經典鍋物,但加上蝦黃這個「點睛之筆」,光用想像的就能感受到湯頭的濃郁層次。
回家後,我立刻跟老公分享相關照片,眼神透出期待的目光,以及我想要吃這個的語氣,我老公聽完,沒等我說完就笑著點頭,說:「買都買,趕快入手一包回來試試!」於是,我們決定這週末就在家裡煮上一鍋蝦黃厚薑母鴨,好好犒賞自己,也順便享受一下那種餐廳級的美味暖湯。
說真的一打開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調理包,我第一眼就被它的「份量」給震撼到了!這薑母鴨的尺寸完全不手軟,鴨肉塊頭飽滿又扎實,讓人不禁感嘆這實在是太有誠意了!光是看著這一大包滿滿的食材,就彷彿能感受到濃厚的湯底與鮮嫩的肉質即將在鍋中綻放出完美的風味。更讓我驚喜的是,裡頭不只有厚實的鴨肉,還能看到微微蝦黃的點綴,這樣的組合根本就是對「進補」和「美味」的雙重感受啊!
這邊要來講一下蝦黃厚薑母鴨的細心之處,除了它的美味與便利吸引我之外,最讓我安心的就是他們特別用心的食材選擇——這鍋裡絕對 沒有鴨頭、鴨脖子、鴨屁股 這三個部位,吃起來更健康、更放心。
首先是鴨頭,雖然有些人覺得鴨頭的肉質特別,但實際上它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讓血脂飆升,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負擔。而且某些鴨頭還可能因環境因素累積重金屬殘留,這點總讓我有些顧慮。所以,踏輕選擇直接不加入鴨頭,讓人吃得更無負擔,也避免了這些健康疑慮。
再來是鴨脖子,它是淋巴和毒素容易累積的部位,儘管烹煮可以減少風險,但想到代謝廢物可能殘留,還是讓我有點擔心。而市場上有些鴨脖子產品經過過度加工,添加了大量鹽分和香料,吃多了對腎臟和心血管也不好。所以這次看到踏輕的薑母鴨完全避開了這個部位,真的讓我吃得更安心。
最後是鴨屁股,它雖然脂香四溢,但其實是脂肪含量最高的部位之一,長期攝取容易導致肥胖和血脂異常,甚至增加脂肪肝風險。而尾脂腺本身還可能殘留油脂分泌的代謝廢物,光是想到這些,我就會打消念頭。踏輕直接將這部分剔除,讓湯頭和肉質的品質更純粹,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 真正做到了把「美味」與「健康」結合在一起,選用優質鴨肉部位,讓人不必擔心吃進多餘的脂肪或潛在的健康風險。
說了這麼多,就要看我老公下廚的英姿啦
說真的,鍋子已經是我們家最大的,還是裝不下,實在誇張的大,但….總是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以及不安感…
老大,你要退冰後再煮啊,一整隻結凍去煮,要煮到明年嗎…..
我先生也太天兵了,以為這樣煮就可以了,結果我看了後面的說明,踏輕特別強調,退冰後,再將整隻鴨分解,再放到鍋子裡煮,看他手忙腳亂的樣子
實在很無言啊,結果我們把整隻鴨重新拿起來,放到砧板上,用菜刀慢慢剁,光是搞這隻鴨,就搞了40分鐘,重點是還沒下鍋喔…
所以使用說明真的要看仔細啊,不然會花很多前置作業時間啊…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整隻鴨放進去了,這時候,薑母鴨的味道才真正的散發出來,實在太香了,當蝦黃厚薑母鴨在鍋中緩緩滾開時,香味瞬間四溢,讓整個空間都彷彿被一層暖意包裹。
薑母的辛香最先竄入鼻尖,那股溫暖又帶著微微辣感的薑香,細膩而不嗆,彷彿冬天裡的一把火,讓人瞬間感到全身舒暢。緊接著,蝦黃的鮮甜香氣悄悄滲透出來,帶著一絲大海的清新與濃郁的海鮮風味,與薑母香交織在一起,完美平衡了整體的香氣層次。
湯頭翻滾間,鴨肉的獨特肉香也逐漸融入其中,帶出一種濃郁卻不膩口的溫潤香氣。這種香味不像一般火鍋那麼厚重,而是多了一分自然的清甜與深邃的層次,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感受這撲鼻而來的幸福感。光是聞著,就能想像那一口湯頭滑入口中時,薑的辛、蝦黃的鮮、鴨肉的甘,三者在舌尖綻放的美妙滋味。
有了蝦黃厚薑母鴨這鍋主角,當然少不了一些完美搭配的配料,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我跟先生精心準備了這些必備的食材,讓每一口都更加豐富有層次。
高麗菜
高麗菜是鍋物的靈魂之一!放入滾燙的湯頭裡,吸飽了薑母鴨的湯汁後,入口帶著清甜的口感,完美中和了薑母與蝦黃的濃郁,吃起來爽口又解膩,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茼蒿
茼蒿特有的香氣和柔軟的口感,放進鍋裡煮一下,就能吸附湯底的精華。它的草本香氣與薑母鴨的辛香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這鍋湯更加清新、不膩口。
魚餃
魚餃煮進湯裡後,外皮軟Q滑嫩,內餡魚漿吸滿了濃郁的薑母湯汁,每一口都帶著海鮮的鮮甜與湯底的層次感,成為這鍋裡的小驚喜。
燕餃
燕餃則是鍋物裡不可缺少的經典配角!咬開後,肉餡的鮮香與湯頭結合,滿口都是濃郁的幸福感。外皮吸湯的口感特別討喜,讓整體味道更有層次。
玉米筍
最後,玉米筍是這鍋裡的點睛之筆,帶著清甜與脆口的口感,不僅增加了湯底的甘甜風味,也讓整鍋料理更清爽、均衡。
這些配料和蝦黃厚薑母鴨堪稱絕配,每一種都吸飽了湯頭的精華,讓人吃起來既滿足又驚艷。大自然的鮮甜、海鮮的濃郁和薑母的辛香在這鍋中融合得剛剛好,讓這一餐充滿了豐富的味覺層次與幸福感!
吃火鍋啊,最重要的就是那份開開心心的幸福氛圍。想像一下,寒冷的夜晚,一鍋熱騰騰的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在餐桌上冒著香氣,夾著自己喜歡的魚餃和玉米筍;另一邊,吃著煮好的高麗菜,配合湯底的辛香與鮮甜,在家裡緩緩飄散,然後坐在沙發追劇,簡直太完美啦。
踏輕鍋物,就是為了這樣的幸福時刻而存在。簡單調理、不費時間,卻能讓小家庭的餐桌瞬間升級為一場高級的美味饗宴。每一口都能品嚐到薑母的辛香、蝦黃的鮮甜,以及滿滿的愛與溫馨。
無論是平日的小確幸,還是週末的歡聚時光,踏輕鍋物都能輕鬆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讓我們圍在餐桌前,享受那一鍋熱氣蒸騰的幸福滋味吧!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愛與美味在你的小家庭中溫暖流動吧!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試吃料理分享寒冷的天氣,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一鍋熱騰騰的火鍋。這不僅是一頓飯,更是一份家的溫度。而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就是為這樣的小家庭幸福時光而生,讓你在家輕輕鬆鬆,也能煮出餐廳級的美味料理,讓每個人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的調理包,從開封的那一刻起,就讓人充滿期待。份量十足的鴨肉厚實飽滿,光看著就覺得滿足。湯底中融入了細膩的薑香,微微的辛辣暖胃又暖心;而特別加入的蝦黃,將鮮美的海味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湯頭更顯層次,喝一口便能感受到濃郁的精華在味蕾間綻放。這樣的滋味,不只是一道料理,更是寒冬裡帶給全家人滿滿幸福感的「暖心良方」。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食材分享
對於忙碌的小家庭來說,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更是完美的選擇。不需費時準備繁瑣的食材,也不用擔心料理技巧,只要將調理包放入鍋中加熱,讓湯底慢慢滾開,整間屋子立刻飄滿誘人的香氣。接著準備一些簡單的配料:高麗菜的清甜、茼蒿的草本香氣、魚餃和燕餃的軟Q鮮美,再加上玉米筍的脆口清甜,每一種都能完美吸附湯頭的精華,讓這一鍋滋味更豐富、更滿足。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頭濃郁口感
當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熱氣騰騰的鍋物一口接著一口,孩子開心地夾著魚餃,邊笑邊說「好好吃!」;伴侶輕輕地將煮好的高麗菜夾到你的碗裡,說著:「你最喜歡這個,快多吃一點!」這樣的畫面,簡單卻充滿溫馨,讓整個家的氛圍都被幸福填滿。踏輕蝦黃厚薑母鴨,不只是單純的火鍋料理,而是讓家人凝聚在一起的美味橋樑。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野炊火鍋
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每一頓飯都能成為全家人的幸福時光。無論是週末的小確幸,還是平日裡的慰勞,只要有這鍋美味上桌,寒冷的天氣也能變得溫暖而有滋味。在家輕鬆品嚐高品質的鍋物,既省時又美味,讓你的家人感受到來自你滿滿的愛與用心。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肉質軟嫩口感
這個冬天,別讓忙碌打亂你和家人享受幸福的時光。讓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陪伴你的每一頓餐桌時光,讓家的味道變得更豐盛、更溫暖!現在就為小家庭準備這一鍋,開啟你們的幸福饗宴吧!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火鍋調理包
都說旅游是讓人成長最快的一種方式,它帶來的不僅是對美麗風景的美好感受,更是一種見識、一種知識、一種眼界,是課本里學不來的體驗。今年暑期我隨父母和好好姐姐、晶晶姐姐一起去新疆旅游,那里的天空和景色讓我至今難忘。 由于飛機晚點,我們到達烏魯木齊市時已經是凌晨兩點鐘,但第二天早上八點半,我們已經坐在了餐廳里吃早飯。旅程讓人興奮,雖然才睡了六個小時,可個個都很精神。我們將去往吐魯番進行一日旅游,坐高鐵去。這是我第一次坐高鐵,滿懷期待,事實上也并沒有讓我失望——流線型的設計、嶄新的車廂、快速的馳騁、全新的體驗,哦,真的好棒!我喜歡。下了高鐵,我們坐車前往火焰山。火焰山也稱赤石山,位于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山長有100多公里,海拔500米左右。火焰山嶺禿無草,飛鳥絕跡。每年到了盛夏,就紅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巖石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像熊熊烈焰,故又稱火焰山。此時游人很多,我們到處看了看,美美照了幾張照片,便離開了。 下一站是葡萄溝,我們午飯在這里解決。我長這么大第一次吃羊肉竟然是在這里!也許是因為新疆的羊肉本來就好吃,或者是因為羊肉本身就沒有我印象中的那么差,反正,吃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余味很香。更讓我難忘的是新疆的西瓜和葡萄。這里的西瓜非常脆甜,吃后真的是唇齒留香,回味無窮。葡萄園的葡萄顆顆飽滿,低矮的葡萄架,一串串葡萄近在咫尺,隨手摘下幾顆放在嘴里,水不多,甜度卻非常醇,一顆顆小小的,雖不解渴但卻讓人過足了嘴癮。而后的主菜便是大盤雞。這里的大盤雞,味淡不辣,沒有那么多的配菜,拉面咸,配著雞一起吃,別有一番韻味。美餐一頓后,我們前往葡萄溝,我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那種一眼看到耀目陽光后的驚艷,只覺得那從房檐打下來的陽光如同一層層水幕,將一戶戶人家緊緊包裹其中。我情不自禁地想伸手觸碰一下那大自然無私的賜予,緩緩地伸出手,張開手掌,一股暖流緊緊包裹了我的手心,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暖暖的,靜靜的,亮亮的,我仿佛聽到了來自靈魂深處的召喚,我能感到心跳的聲音…… 下一站便是久負盛名的坎兒井了,我邊參觀邊感嘆:究竟是什么樣的智慧才能想出這樣絕妙的方法,灌溉田地,養育一方水土。我感嘆水的偉大,它是萬物的生命之源。自古以來,人類依水而居,黃河文明,長江文明,人類的活動范圍不停地在變化,始終不變的,就是依水而居。 迎接著我們第四天美好旅途的是天山蜿蜒的山路。盤山路上的第一個休息站是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守望天山路”。據說為了修筑這條路,前后總共犧牲了160多名部隊官兵。望著這曲折的公路,我不禁感慨萬千,想了好多……第二個休息點是在一個因為融雪而形成的小湖旁,湖水碧藍,干凈清冽。陽光從白雪樣的云間投下,如畫一般,朵朵白云在天空不停變幻姿態,妖嬈又羞澀,太陽如同蒙了面紗的舞娘,若隱若現,朦朧又縹緲。湖水清澈又冰冷,冰冷得讓人手放進去幾秒便失去知覺。 天山軍馬場是我們最后一個旅游點。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了世界名馬廄,各式各樣的駿馬讓我眼花繚亂,它們時而昂首長嘶、仰天長嘯,時而奔跑馳騁、瀟灑縱橫,時而結隊嬉戲、你儂我儂,時而低回冥想,如哲人一般……藍天、白云、草場、駿馬、牧馬人,好壯觀啊! 難忘的旅程結束了,很久以后,這些場景仍那么清晰地印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想了又想,在旅途中,我們究竟愛的是什么?也許,對我來說,旅途的意義并不在于走過多少景點,看過多少風景,而在于,我喜歡在路上的感覺,有所向往,有所期待,我一直在路上。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生活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只要細細聽,就能感覺到。 汽車,是一個音樂家。它喜歡在路上演奏自己響亮的歌聲,不一樣的汽車,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時候,有不一樣的音樂。滴滴滴……轟轟轟……汽車們唱著自己好聽的歌曲,每首都與眾不同,仿佛正在演奏一首雄偉的大合唱。當看見行人時,汽車就會停下來,也發出了嘶嘶嘶的聲音。 雷,也是一個音樂家。它經常在天空中唱歌。轟隆隆,轟隆隆,一場響亮的音樂會便 開始了,歌聲在天空中飄蕩著,就像獅子的吼聲,這個歌聲,讓人感覺到了大自然無窮的力量。 廚房也是一個巨大的音樂廳,這里有很多的歌星。水嘩啦嘩啦地流著,非常清脆。媽媽把油煙機開了發出嗡嗡的聲音,做起飯來,油鍋里發出滋滋的聲音。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聲音,它們組成了一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響樂曲。 >>>更多美文:美好
盛夏,車行于嵩縣、欒川的山間,群山連綿,似綠色的海浪。高速公路鉆山跨溝,峰回路轉,汽車像一葉扁舟,在海中游弋。伊河玉帶一般在山谷中纏繞,仿佛與行人捉迷藏似的,一會兒銀光閃閃,一會兒又銷聲匿跡。等拐過一個山頭,又歡快地奔跑著,與路相伴而行了。 自小在伊河邊長大,孩童時,每年夏天,幾乎天天泡在伊河里。在河堤上打豬草,也常常面對著河水發呆,踮起腳癡望:伊河啊,你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此行,我們將去探訪伊河源。車過欒川縣陶灣鎮,溯流而上,路越來越彎,伊河也越來越清秀,小姑娘般,在石頭間跳躍,唱著一首動聽的童謠。 伊河源在哪里?一村民扛鋤行于路邊,鋤頭上還沾著濕潤的泥土。他指著前面,說這一帶都叫伊河源,包括現在的南溝和山那邊的西溝。想找水源,不遠,就要到了。 抬頭仰望,山巍峨,林茂密,薄紗般的云遮住了山頂。鳥鳴,水聲,清靜,神秘。遠山近景,拉長著我收不回的目光。伊河源啊,莫非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溪水近在咫尺,忍不住停車駐足。蹲下來,掬一捧,清清亮亮,飲一口,涼絲絲的,還帶著甜味;洗把臉,神清氣爽。坐在潔凈的石頭上,雙腳伸進水里,時光頓時倒流,又回到了孩童時期…… 源頭在哪里?啊!我看見了,從那山澗中、樹葉下、沙隙里,晶晶瑩瑩、叮叮咚咚跳出,清清澈澈、淅淅瀝瀝流出。泉水在山谷中相遇,一起踏歌而行,路途中,不斷接納新的伙伴,小溪漸漸長大了,變成了伊河。伊河浩浩蕩蕩,最后與洛河相匯,共同流入黃河,奔向大海。 伊河,我看見了你童年的模樣,清澈的眼神、純凈的心靈。你和青蔥連綿的大山,清新的空氣,花香,鳥鳴,共同構成了一首詩,一幅畫。慕名而來的豈止是我這個一直在你的陪伴下長大的伙伴? 我們來的當天,道路上擠滿了車輛和游人。陶灣鎮正在搞漂流比賽,旺盛的水源和順山而下的巨大落差,讓游客在驚險和刺激中放松心情,放飛笑聲。 河的對面正在建自行車賽道,紅色的路面,分外顯眼。將來賽車手在這曲曲彎彎的賽道上鳥般飛旋而下,那該是怎樣一道風景線。我也喜歡騎行,可否在此租間小屋,閑暇時一邊聊發少年狂,一邊看山看水,聽鳥聽風?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公路旁,一座座農家小院,兩層小樓,白墻、藍瓦、紅椽。忙碌的主人熱情地招攬著客人。偶爾一間半間的土瓦房,孤獨地立在村子的一隅,無聲地記錄著過去與現在的不同。 青山綠水養育了伊河源,而伊河源又回饋著愛護它的人們。靜坐在水邊,我聽見它哼唱著動聽的歌謠…… >>>更多美文:游記散文
清明時節,萬物復蘇,草木滋長,實在是一年中的絕好景色。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節日的節氣,一直被我們重視。一年一度,清明有約。 清明,與遙遠故鄉有約。陸游詩中有一句“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寫人們風塵仆仆趕路,就是為了清明時趕到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清明是回家的日子,遠在天涯的游子都會在這一天趕回家鄉赴清明之約。游子在外可能春風得意,也可能失意惆悵,不管怎樣,家鄉都會收留你流浪的腳步。我們民族“落葉歸根”的情結根深蒂固,即使四海為家也不能忘了“根”,而清明是故鄉的一聲召喚,就像母親呼喚孩子一樣,我們走得再遠,也要在清明時節深深回眸,趕往家的方向。清明節凝聚了千年的思想文化,體現了我們民族對故鄉的深情厚誼。 清明,與逝去的親人有約。白居易《清明野望吟》中寫道:“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清明節也叫寒食節,自古有掃墓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帶著酒食、果品、紙錢,去祭拜逝去的親人。先人的墓地在春草深處靜默著,人們把供品擺上,在墓前焚燒紙錢,叩頭拜祭,然后在先人的墳上添上新土。翩飛的紙錢如同黑蝴蝶一樣,漫天飛舞,寄托著人們的哀思。人們還會在墓前和先人說說話,講講以前難忘的往事,也說說自己現在的生活和近況,好像逝去的親人從未曾離開過一樣。是的,他們一直活在我們心里,我們好好生活,就是為了延續對他們的愛。杜牧的詩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也表現了清明時節人們的無限哀思。我們民族提倡孝道,清明祭祖也是孝道的一種體現。 清明,與美麗的自然有約。宋代的吳惟信詩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清明正是春光明媚之時,除了掃墓之外,人們還喜歡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感受無限春光。《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天地之間清且明,人們結伴去踏青。柳綠花明,蝶舞燕飛,到處生機勃勃。大人、孩子都像脫籠之鵠,盡情釋放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人們三五成群在草地上追逐玩耍,非常熱鬧。孩子們在楊柳岸吹響柳笛,柳笛聲聲,也喚醒了大人們的童年記憶。還有人把五彩斑斕的風箏高高地放飛到天上,在下面看的人大聲喝彩,一派歡騰。清明節有聲有色,多姿多彩。清明踏青,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清明,承載了我們太多的情感,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積淀的體現。清明有約,我們會朝著故鄉的方向,如約而至。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ER188TWEWQ155W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底辛香濃郁 》冬天小家庭聚餐,湯品和鍋物的完美搭配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鍋物美食推薦 》簡單料理也能驚艷!冬天小家庭聚餐餐桌靈感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野炊火鍋 》小家庭冬日晚餐,簡單卻充滿溫馨的料理